咨询热线

400-6691-227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留言
……

 

新闻中心

 

公司资讯
行业动态
新品推荐
……

 

© 2017 长沙绿丰源生物有机肥料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湘ICP备16010892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长沙

在线留言

资讯分类

贪便宜吃大亏!用了这款200元/吨的有机肥,农户损失200多万

浏览量
合同显示,此次使用的实验有机肥每吨200元,果农总共大概使用了120吨。

     今年春节后,四川省乐山市井研县一处柠檬园基地的果树陆续出现大面积枯萎,约4000多棵柠檬树遭殃。该柠檬园基地负责人认为,是有机肥质量或者施肥技术出了问题,但是肥料供应商和技术方都不认账。对此,有关人员多次联系两家公司相关负责人,暂未得到回应。

       4月1日,井研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有争议的实验有机肥已经送第三方进行检测,待检测结果出来后,当地相关部门将再组织几方进行协商解决。

枯萎的柠檬树
 

1、遭遇:百亩柠檬园大面积枯萎

 

    乐山井研县周坡柠檬园基地位于周坡镇周坡村和友盟村境内,面积200多亩。这里的柠檬树已经种植结果很多年,直到去年流转给了四川玄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3月31日下午,在该柠檬园基地里,成片的柠檬树树叶已经枯黄,奄奄一息,还有一些柠檬树的根部被挖出,可以看到树根也已经死亡。
 
    “真的太可惜了!”基地管理人员熊永刚不住地叹息,去年采摘柠檬时果树一切都很正常,大概是从今年2月底开始出问题。柠檬树最开始一些树叶开始发黄慢慢枯萎,后来枯萎的面积也越来越大。
 
    看着接手不到一年的柠檬园出现这种情况,玄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严先生感觉十分心痛。他表示,整个园区有柠檬树成年树苗8000多棵,大多是树龄8年至10多年的,这次枯萎的约有4000多棵,超过园区成年树苗的一半,估算损失有200多万元。
 

柠檬树上留着的实验编号
 
2、争议:是肥料问题还是气候原因

       这到底怎么回事?基地工作人员猜测,应该与肥料有关。春节前的两个月时间里,该基地的柠檬树正进行施肥,“用了肥的地方很多就枯萎了,结果忘记施肥的地方是正常的。”

 
      据严先生介绍,该园区使用的肥料是乐山新希望农牧有限公司提供的,前来记录实验数据的则是山东新希望六合集团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与两方分别签订了合同。

    事发后,他和两家公司多次协商,但对方却“甩锅”给天气,表示柠檬树枯萎的主要原因是霜冻。
 
    对于这个说法,柠檬园基地方面觉得纯属无稽之谈。“枯萎的柠檬树挖出来后,发现树根都死了,而正常霜冻是从上往下,这儿的天气不可能连树根都冻死。”严先生表示,基地周边的果园果树都是一片绿油油的,难道不是相同的天气?
 
    根据严先生提供的视频显示,3月30日,当地农业部门邀请的专家来到了周坡柠檬园基地,经过现场开挖等方式查看,初步排除了所谓的霜冻原因,从挖出的柠檬树根系损伤情况来看,可能与肥料二次发酵有关系。
 

实验人员正在施肥

3、调查:实验化肥已送检

     在柠檬园基地的路边,还有许多使用后堆集在一起的肥料包装袋,但这些包装上却没有正规的肥料产品标识,而是电缆料、化工材料口袋。

 
     对于包装问题,乐山新希望农牧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表示,这是因为当时双方之间签订的是一份实验有机肥销售合同,这批肥料属于实验品。该合同显示,实验有机肥每吨200元,总共大概使用了120吨。

有机肥包装袋
 
    井研县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则表示,肥料临时登记证的申请需要经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未取得资质的化肥虽然可以进行实验,但是不能进入市场进行流通和买卖。
 
    4月1日,井研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有争议的实验有机肥已经送第三方进行检测,待检测结果出来后,当地相关部门会再组织几方进行协商解决。
 
    “在做实验前,他们对果树、土壤等都进行了考察和检测,现在要么是肥料质量问题,要么是施肥技术原因,总之我们是受害者。”严先生认为,他也知晓实验是有一定风险,但是合同约定了不能造成大面积死亡,现在两家公司都在相互推诿。
 

实验有机肥

       

       截至4月1日,乐山新希望农牧有限公司和山东新希望六合集团有限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均未得到进一步回应。(注:以上内容来源于红星新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有机肥确实能调理土壤结构,提高果实品质。现如今市面上有机肥质量参差不齐,我们在选择有机肥的过程中应该事先多了解生产厂家和产品。生产厂家的规模、证件齐全程度都是产品品质保障的前提条件。

    市面上各种“有机肥”产品价格从一两百到几千的都有,虽然不能说价格越高产品质量就一定越好,但是要保证产品质量就一定需要合格的原材料,靠谱的生产工艺,合格的生产流程,而这些成本都不会太低。
    一味地追求低价不是正规生产企业的生存的之道,也不应该是农户们选择产品的首要条件。